行业动态

精细化管理是怎样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

更新时间 : 2019-04-18

 

  什么是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它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是一种以很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现代管理学认为,科学化管理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规范化,第二层次是精细化,第三个层次是个性化。

  下边大家看个小故事,例如:日本人煮鸡蛋,用一个专门的容器,长宽高四厘米,正好装一个大一点的鸡蛋,下面有一块托盘,然后加50毫升水,一分钟后水开了,然后再烧三分钟,关火。利用余热再煮三分钟,接下来用凉水泡三分钟,使这个蛋很好打开。这样的操作流程其实简单明了,但却使煮出的鸡蛋达到营养价值的较好状态。同样是煮鸡蛋,中国人是把鸡蛋往锅里一放,然后出去洗漱或干点别的,等他回来,看一看,再自我感觉一下,认为好了,就拿出来了,没有什么标准参考。这样煮鸡蛋的结果对比是,日本人与中国人比,他们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同时还让鸡蛋达到了较佳的营养状态,这就是精细化的差别。

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精细化即要做到“五精四细”,即精华(文化、技术、智慧)、精髓(管理的精髓、掌握管理精髓的管理者)、精品(质量、品牌)、精通(专家型管理者和员工)、精密(各种管理、生产关系链接有序、精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精”可以理解为更好、更优,精益求精;“细”可以解释为更加具体,细针密缕,细大不捐。

  精细化管理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重细节、重过程、重基础、重具体、重落实、重质量、重效果,讲究专注地做好每一件事,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力争较佳。从管理的角度上讲,精细化管理只会使企业的管理问题程序化、简单化、明确化,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能。

  精细化不能单从字面来理解,其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特征:

  1、精是做精,求精,追求较佳、较优。

  2、准是准确、准时。

  3、细是做细,具体是把工作做细,管理做细,流程管细。

  4、严就是执行,主要体现对管理制度和流程的执行与控制。

  本文就针对制造业仓储管理精细化优化方面总结了以下两大方面的内容,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仓库基础建设

  1.仓库组织架构

  2.仓库岗位说明书

  3.仓库管理制度

  4.区域规划和标识

  5.收发退补料控制

  6.物料标识卡建立

  7.仓库帐务处理

  8.物料排查

  9.危险丶化学物品库存管理

  10.库存量控制

  11.呆滞物料处理

  12.成品出货控制

  13.仓库盘点

  二.仓库改善活动

  1.仓库例会

  2.仓库早会

  3.仓库备料

  4.仓库培训

  5.仓库6S活动

  6.仓库稽核

  7.案例分析会

  8.仓库攻关

  9.现场检查

  10、持续进行


 

no cache
Processed in 0.111792 Second.
no cache
Processed in 0.310753 Second.